▍產品展示
▍產品展示
▍功能主治
▍功能主治
辛涼解表,清熱解毒,止咳利咽。用于小兒風熱感冒,發熱,咳嗽,咳痰,鼻塞流涕,咽喉紅腫疼痛。
▍處方設計
▍處方設計
金銀花:清熱解毒,疏散風熱。用于癰腫疔瘡,喉痹,丹毒,熱毒血痢,風熱感冒,溫病發熱。
連翹:清熱解毒,消腫散結,疏散風熱。用于癰疽,瘰疬,乳癰,丹毒,風熱感冒,溫病初起,溫熱入營,高熱煩渴,神昏發斑,熱淋澀痛。
板藍根:清熱解毒,涼血利咽。用于溫疫時毒,發熱咽痛,溫毒發斑,痄腮,爛喉丹痧,大頭瘟疫,丹毒,癰腫。
薄荷:疏散風熱,清利頭目,利咽,透疹,疏肝行氣。用于風熱感冒,風溫初起,頭痛,目赤,喉痹,口瘡,風疹,麻疹,胸脅脹悶。
柴胡:疏散退熱,疏肝解郁,升舉陽氣。用于感冒發熱,寒熱往來,胸脅脹痛,月經不調,子宮脫垂,脫肛。
牛蒡子:疏散風熱,宣肺透疹,解毒利咽。用于風熱感冒,咳嗽痰多,麻疹,風疹,咽喉腫痛,痄腮,丹毒,癰腫瘡毒。
荊芥穗;解表散風,透疹,消瘡。用于感冒,頭痛,麻疹,風疹,瘡瘍初起。
石膏:清熱瀉火,除煩止渴。用于外感熱病,高熱煩渴,肺熱喘咳,胃火亢盛,頭痛,牙痛。
黃芩: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用于濕溫、暑濕,胸悶嘔惡,濕熱痞滿,瀉痢,黃疸,肺熱咳嗽,高熱煩渴,血熱吐衄,癰腫瘡毒,胎動不安。
梔子:瀉火除煩,清熱利濕,涼血解毒;外用消腫止痛。用于熱病心煩,濕熱黃疸,淋證澀痛,血熱吐衄,目赤腫痛,火毒瘡瘍;外治扭挫傷痛。
桔梗:宣肺,利咽,祛痰,排膿。用于咳嗽痰多,胸悶不暢,咽痛音啞,肺癰吐膿。
赤芍:清熱涼血,散瘀止痛。用于熱入營血,溫毒發斑,吐血衄血,目赤腫痛,肝郁脅痛,經閉痛經,癥瘕腹痛,跌撲損傷,癰腫瘡瘍。
蘆根:熱瀉火,生津止渴,除煩,止嘔,利尿。用于熱病煩渴,肺熱咳嗽,肺癰吐膿,胃熱嘔噦,熱淋澀痛。
炒苦杏仁:降氣止咳平喘,潤腸通便。用于咳嗽氣喘,胸滿痰多,腸燥便秘。
淡竹葉:清熱瀉火,除煩止渴,利尿通淋。用于熱病煩渴,小便短赤澀痛,口舌生瘡。
枳殼:理氣寬中,行滯消脹。用于胸脅氣滯,脹滿疼痛,食積不化,痰飲內停,臟器下垂。
僵蠶:息風止痙,祛風止痛,化痰散結。用于肝風夾痰,驚癇抽搐,小兒急驚風,破傷風,中風口?,風熱頭痛,目赤咽痛,風疹瘙癢,發頤痄腮。
防風:祛風解表,勝濕止痛,止痙。用于感冒頭痛,風濕痹痛,風疹瘙癢,破傷風。
甘草:補脾益氣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和諸藥。用于脾胃虛弱,倦怠乏力,心悸氣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攣急疼痛,癰腫瘡毒,緩解藥物毒性、烈性。
注:內容來源為《國家藥典》2020版
▍說明書
▍說明書
【藥品名稱】
通用名稱:小兒風熱清合劑
漢語拼音:Xiao’er Fengreqing Heji
【成 份】金銀花、連翹、板藍根、薄荷、柴胡、牛蒡子、荊芥穗、石膏、黃芩、梔子、桔梗、赤芍、蘆根、炒苦杏仁、淡竹葉、枳殼、炒六神曲、僵蠶、防風、甘草。輔料為蔗糖。
【性 狀】本品為棕紅色至棕褐色液體;味甜、微苦。
【功 能】辛涼解表,清熱解毒,止咳利咽。
【主 治】用于小兒風熱感冒,發熱,咳嗽,咳痰,鼻塞流涕,咽喉紅腫疼痛。
【規 格】每瓶裝60毫升(每1毫升相當于飲片2.0克)
【用法用量】兒童用法用量見下表。
用 法 | 年 齡 | 每 次 用 量 | 次 數 | 建 議 |
口 服 | 0 ~ 3歲 | 2.5 ~ 5毫升 | 一日4次 | 用時搖勻 |
3 ~ 6歲 | 5 ~ 10毫升 | |||
6 ~ 14歲 | 7.5 ~ 15毫升 |
【不良反應】尚不明確。
【禁 忌】尚不明確。
【注意事項】
1.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。
2.風寒感冒者不適用,表現為惡寒發熱,無汗、咽癢咳嗽,咽不紅腫。
3.脾胃虛弱,大便稀溏者慎用。
4.按照用法用量服用,服藥3天癥狀無改善或服藥期間癥狀加重者,應及時就醫。
5.對本品過敏者禁用,過敏體質者慎用。
6.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。
7.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。
8.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。
9.本品不含防腐劑,開封后請及時服用,冰箱冷藏。
10.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,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。
【藥物相互作用】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,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。
【貯 藏】密封,置陰涼處。
【包 裝】口服液體藥用玻璃瓶裝,60毫升/瓶。
【有 效 期】24個月
【執行標準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標準YBZ05062017
【批準文號】國藥準字Z19990012
【說明書修訂日期】2019年12月1日
▍網上藥店
▍網上藥店
▍相關榮譽
▍相關榮譽